近代中国的磨难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的背景
-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但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危机
-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错失工业革命的机遇,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资本的本性是贪婪、扩张,经济落后、国力衰微、国防落后又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它们侵略的对象
鸦片战争的爆发
- 战争起因
- 发动战争进行殖民扩张
- 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摆脱经济危机
- 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鸦片贸易
- 针对中国禁烟(导火索),发动对华战争
- 战争结果
- 签订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鸦片战争的后果
- 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侵略特权,破坏中国主权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质的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南京条约》:割香港;五口通商;丧失关税自主权、领土主权、临海主权
- 《虎门条约》:开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先例,丧失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后变为设租界
- 《北京条约》:割去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 《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逐渐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 《马关条约》:割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被租给英国99年
- 《辛丑条约》:赔款最多;允许外国驻军;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动
-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形成条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
- 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 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原因
- 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 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加上列强之间争夺中国矛盾的无法协调,使它们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全殖民中国,并且也不会共同瓜分中国
- 近代中国丧失了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还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具有一定主权,因此是半殖民地社会
-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
-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大量资本主义商品在中国倾销,使中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
- 列强不允许中国成长为资本主义社会,而希望继续压迫中国,资本主义虽然得到发展,但不能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形式。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它的官僚资本主义处于支配地位,在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处于支配地位,因此既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外国势力不但逐步操控了中国的财政命脉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中国封建主义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向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留着,阻碍了中国进步
- 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且与它们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 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子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现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甚至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扩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逐渐形成的
阶级关系的变动
- 旧阶级的变动
- 地主阶级:出现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从乡村迁往城市的城居地主,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本家
- 农民阶级:不少农民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农民失去土地后前往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 新阶级的产生
- 工人阶级:主要是城乡破产事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最早出现的新阶级
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是最革命的阶级 - 资产阶级: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官僚买办资本家: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与外国资本紧密相连,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民族资本过程中发展起来
民族资本家:规模小,设备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以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始终未能在中国经济占主要地位。经济上天生的软弱性,政治上两面性(革命性,动摇性)
- 工人阶级:主要是城乡破产事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最早出现的新阶级
社会矛盾与主要任务
- 主要矛盾
- 民族矛盾:中华民族的帝国主义的矛盾,最主要
- 阶级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阶级的矛盾
- 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是两对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 近代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
- 历史人物
- 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独立和民族解放
- 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抵抗侵略的斗争历程
-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迫使侵略军撤出广州,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层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军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
- 台湾高山族人抵抗美国和日本的侵犯
- 香港造船工人、爱国商人的罢工罢市斗争
- 马关条约后,台湾人民反侵略反割占的斗争
- 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殊死搏斗
-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 中越边境,冯子材大败法军,取代镇南关大捷
- 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关天培、陈化成、海龄、史荣椿、乐善、邓世昌、林永升以身殉国
列强瓜分中国的破产
-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 边疆危机:目的是在进一步侵略或瓜分中国时,占据一个有利地位
- 瓜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列强的瓜分图谋达到高潮
- 义和团运动
- 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的延续
- 在粉碎帝国主义瓜分阴谋中发挥重大作用,显示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的坚强决心,打乱了帝国主义的瓜分计划
- 义和团运动的不足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存在着笼统排外主义的错误
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封建地主阶级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曾受统治者欺骗
由于小生产的局限性,运动中存在许多迷信、落后倾向
- 瓜分图谋的破产
-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 其它原因: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
-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 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的广泛动员和抵抗,是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 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
- 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部分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 甲午战争的失败到在中华人民的意识普遍觉醒
- 早期维新思想
- 睁眼看世界: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翻译《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魏源以此编成《海国图志》,包括了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和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
-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对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 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新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他们有比价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追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商战,设置议院,实行君民工主的主张
-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 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开始有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 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时局图形象表现了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局,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
国家出路的探索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建立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原因
- 鸦片战争失败后,为面对列强巨额赔款和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大税负征收力度,农民负担更为沉重
-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加上鸦片贸易泛滥,白银外流、银贵钱贱,进一步增加农民负担
-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金田起义后,建号太平天国
- 太平天国的兴起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撷取基督教义中反映中下层民众要求平等的思想,改造后用以发动群众
- 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随后占领南京定为首都,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 定都后北伐西征,很快达到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 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
-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 确立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
- 建立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起义农民提户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 进步性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 空想性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的界限,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社会
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在太平军占领区也未能实行
- 进步性
资政新篇
- 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 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改革方案,洪秀全十分重视,但限于历史条件未能实施
- 资政新篇的内容
- 政治上: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度法律、制度
- 经济上: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创造。提出准富者请雇工,把对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 思想文化上:重视新闻业,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 外交上: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对于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诋国法
- 资政新篇的评价
-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 符合时代潮流,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突出特点
太平天国的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把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
- 资政新篇反映了后期试图通过学习外国来寻求出路的努力,具有以往农民战争没有的新特点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全为,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拒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与侵略者武装抗争
- 与亚洲其它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的局限性
- 失败原因
-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主观原因/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从而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纲领和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体自身腐败,无法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
在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拜上帝教交易不是科学理论,不能正确指导斗争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 教训
-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正确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
洋务事业的兴办
- 洋务派的产生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与捻军起义时兴起的
-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部分官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装备,学习西方技术
- 洋务派的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目的: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用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以西方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支配后者
- 目标:早期以自强为目标,后期以求富为目标
-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兴办近代企业
首先是军用工业
为解决兴办军用工业时的资金稀缺,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兴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多数采取官商督办,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 建立新式海军
-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业、西医等专门人才
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 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的失败
- 失败标志:甲午战争的失败
- 失败原因
-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以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
- 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企图依靠外国自强求富是不可能的
-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但管理基本上是封建衙门式的
- 历史作用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嫌,使得中国近代教育得以开始,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 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受到打击,工商业者地位上升,西方技术成为学习对象,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 启示
- 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求强求富,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戊戌维新
戊戌维新的开展
-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变法的历史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站在变法维新的前列,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在内忧外患与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只有学外国才能救国的共识 - 维新派的活动
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重点放在争取光绪帝及其周围官员的支持上,希望他们自上而下的实行变法主张
- 变法的历史条件
-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 论战的主要问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为实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 论战的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论战的主要问题
- 百日维新
- 没有才能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的政治主张
- 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宣告失败
- 戊戌维新的意义
-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思想解放
- 戊戌维新的失败原因
- 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非反对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社会基础十分狭窄,既没有严密组织,也没有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 戊戌维新的教训
- 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君主专制的终结
民主革命的兴起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民族危机加深: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日俄在东北进行战争争夺利益,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 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追加赋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资产阶级成为一些运动的主要角色,人民群众不能照旧生存下去了
-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 清末“新政”的推行:辛丑条约标志着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放弃抵抗侵略的念头,成为洋人的朝廷,国人对清政府更加失望,要求变革的呼声高涨
1901年4月为摆脱困境,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906年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准备效仿日本君主立宪,规定了9年预备立宪期限 - 清末“新政”的破产
主要原因: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续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被迫成立的责任内阁被讥为皇族内阁
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箭在弦上
- 清末“新政”的推行:辛丑条约标志着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放弃抵抗侵略的念头,成为洋人的朝廷,国人对清政府更加失望,要求变革的呼声高涨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 骨干力量: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有关,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 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出来的,孙中山最初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但不被重视,于是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
- 兴中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在广州策划举行武装起义失败,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04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提出推翻清政府才可能解决中国问题,表明其革命属性,是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称组织工作
- 宣传工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书:反对保皇派观点,强调中国人民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革命军: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 组织工作:成立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
- 中国同盟会
1905年在日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以民报为机关报,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民主义
是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 宣传工作
三民主义的提出
- 民族主义
-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革命
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不是简单排满,不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媚外政策 - 不足
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放走了最大的敌人,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
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导致后来封建势力的反扑
-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革命
- 民权主义
- 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政治革命,目的是建立民国
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扫除恶劣政治,政治革命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 - 不足
强调建立共和国,但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 内容是创立民国
- 民生主义
- 指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属原主,革命后增价归于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可以按原定地价收购地主土地
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使中国富强又避免贫富差距,避免社会危机 - 不足
并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难以发动人民群众
- 指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
-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了中国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论战内容
- 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导致动乱,招致外国干涉、瓜分,应该改良、立宪
革命派认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只有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改良派认为只能实行君主立宪甚至开明专制
革命派认为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革命派认为当时有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必须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才能避免财富不均
- 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论战意义
-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式的发展
- 也暴露了革命派理论的不完善,这些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爆发
- 同盟会多次领导起义
- 1906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影响
- 影响最大的是1911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 保路风潮(导火索)
- 1911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借国有名义将铁路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激起保路风潮
- 造成成都血案,引发全川武装暴动
- 武昌首义
-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
- 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一夜占领武昌,三天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 各地响应
- 武昌起义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清王朝的统治缺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覆灭
- 革命的危机
- 资产阶级暴露了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动势力反扑时不敢保卫政权,导致政权落入立宪派、旧官僚、旧军官手中
- 有的地方的革命党人蜕变成新军阀、新官僚
- 意味着革命基础不牢固,在内部和外部存在着潜伏的危机
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 南京政权的性质
-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 集中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用,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 企图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欠的外债,来换取列强的承认
- 没有提出任何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措施,反而以保护财产私有为由,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和官僚、地主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自由、民主权利
- 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和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意义
-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痛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促进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有助于精神解放
-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亚洲解放运动的高涨
北洋军阀的统治
封建军阀专制的形成
- 袁世凯窃国
- 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北洋军阀的性质
- 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实际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投靠帝国主义,接受二十一条,复辟帝制
- 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 文化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 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独立的、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挽救共和制度的努力
- 二次革命: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发动二次革命,但缺乏兵力财力,内部意见也不一致,最终失败
- 护国运动:袁世凯“登基”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 护法运动:段祺瑞掌控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反动统治,,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但由于缺少群众号召力,只好依靠西南军阀与皖系军阀对抗,最终双方擅自停战,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推动中国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
- 但是,孙中山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再领导中国前进了
-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教训
-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革命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幻想通过退让获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只反满而不是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导致旧官僚、军官混入革命的营垒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中国民族资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依靠反封建的农民群众,革命基础单薄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缺乏一个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导致租住松懈,派系混杂 - 教训
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赶跑了皇帝却没能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需要探索中国的新出路
-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革命
-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
- 受历史条件和社会进程制约,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道路,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命运,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把他推向新阶段
开天辟地大事变
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使人们陷入绝望、苦闷中,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救国斗争成效甚少,根本在于中国国民之愚昧
为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它们决心发起异常新的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后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口号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 对封建礼教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提出破除迷信口号,认为要提倡民主科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
- 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面旗帜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五四运动前的文化运动
-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 历史意义: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 局限
批判孔子是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认识中国的思想武器
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离开社会环境的改造,只靠少数人呐喊,是不可能的
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问题片面,非好极坏,影响了运动后来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十月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人士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推动他们探索新的救亡途径,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适的土壤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推动中国先进分子将目光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 十月革命的一个启示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走解放之路。十月革命发生在与中国近似的俄国,因而具有吸引力
- 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十月革命中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取代胜利,给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他们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 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第一人:李大钊
- 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五四运动的爆发
- 五四爆发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
-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成长,获得了比以往广泛的群众基础
-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五四运动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
- 5月4日-6月5日,以学生为主,中心在北京
- 6月5日起,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主力变为工人,运动中心转到上海
- 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得到实现
- 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
- 罢免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
- 中国代表没有出息巴黎合约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 以先进知识青年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主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的意义
-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追求民主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有里程碑意义
彻底反帝反封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为新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 - 以全民族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 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实现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 培育出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入理性认识阶段
-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追求民主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等,是先驱者和擎旗人
-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是主体部分
- 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家:董必武等
-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 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 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人民结合
-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接受马克思主义后,继承并发扬了五四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不再是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多数人、以劳动人民为主的民主
- 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运动前开始的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而是克服了以往的弱点,有力推进了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 最早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 1920年8月,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在上海建立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 研究和宣称马克思主义刊物、研究中国实际问题
- 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必然
-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探索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追求复兴道路上不断觉醒的必然产物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 参会的有13名代表,还要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 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奋斗目标,坚持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 历史特点
思想基础好: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
阶级基础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的党,是第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 历史意义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反帝反封斗争具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提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
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 历史特点
中国革命新局面
民主革命纲领和工农运动
-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 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族共和国
- 群众路线的方法:发动工农群众展开革命斗争
- 工农运动的发起
- 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完全取得胜利的工人斗争
孙中山在这个斗争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革命力量,因而同它合作 - 农民运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北伐前工人运动中心在广东,北伐时在湖南
- 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开展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 中华女界联合会改组为临时中央妇女机构
国共合作和大革命
- 国共合作的形成
-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军阀纷争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假设,人民迫切希望打倒列强,除军阀
单凭无产阶级的力量难以取胜,需要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阶级和阶层。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 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独立,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确认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统一战线政策
-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 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统一巩固了广州革命根据地,建立国民政府
- 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展,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遭到严重打击
- 大革命中的共产党
- 大革命中,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政治的口号
- 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 大革命的形式是革命战争,离不开共产党的经验
大革命的失败和教训
- 大革命的失败
- 主要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 蒋介石、汪精卫等通帝国主义勾结,大规模不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 客观原因
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
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址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 主观原因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当的领导机构中占了统治地位,党不能有效组织抵抗,在突然袭击下损失惨重
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不深,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结合 - 国际因素
由于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共产国际提出了错误指导
- 客观原因
-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 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至关重要
- 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保持自身独立性,实行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正确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 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党直接率领的军队
- 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充分发动农民参与革命,扩大革命力量
- 必须加强党自身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注重党员数量也要注重党员质量
- 大革命的意义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是未来胜利革命的一次伟大演习
- 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开始懂得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新道路
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
- 宁汉合流
- 北洋军阀不在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建立全国范围的统治
- 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 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区别,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国民党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有组织的革命力量,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八七会议
1927年7月,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发动秋收起义;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1927年8月秘密召开八七会议,整顿队伍纠正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 武装斗争
1927年8月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攻打长沙受挫后,前往三湾进行三湾改编后前往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三湾改编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政治特征和根本优势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的有一次英勇反击
- 八七会议
- 中国革命新阶段
- 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 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称十年内战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对革命道路的认识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留在上海,工作重心仍放在城市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 毛泽东对新道路的贡献
不仅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重心的思想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是对1927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 对革命道路的认识过程
- 反围剿与土地革命
- 反围剿战争
革命性新道路的开辟,使得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多次取得反围剿胜利 - 土地革命
目的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发展生产力。这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井冈山土地法:第一个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禁止买卖,不符合中国农村实际
兴国土地法: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利益,但分得的土地依然只有使用权
1931进一步发展,土地归农民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产品交税后均归农民私有,可以买卖
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持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 反围剿战争
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和挫折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中华苏维埃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 三次左倾错误
认为革命形式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居民
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力量攻打武汉
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排斥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等中间势力;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城市武装起义作为主要任务;提出待机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军事上实现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党内斗争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 严重挫折
几次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长征
- 三次左倾错误
- 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 八七会议后一直存在左倾情绪没有认真清理
-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 主要原因是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 遵义会议的背景
- 长征初期损失惨重,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近并召开会议
- 遵义会议的内容
-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 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同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的做出的
- 遵义会议的意义
-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 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的胜利
- 长征的胜利
-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与中央红军会师与会宁、静宁,三大主力的长征胜利结束
- 长征胜利的意义
-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红军北上抗日的胜利转移,实现了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找到新的落脚点、出发点,开启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促进了党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成熟,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 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 长征精神
-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 就是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迎接全民族抗日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系统说明了党的政治策略上的诸问题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诸问题
- 《实践论》《矛盾论》批判党内教条主义,深入论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科学阐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机会及其实施
- 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 华北事变:制造傀儡政权,防共自治运动
- 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
-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为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的策略,对国民党以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
- 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 推行奴化教育,肆意摧残中国文化
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 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 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推动各地救亡活动,而且之间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 国民党军队中部分爱国官兵自发进行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同这部分官兵合作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二·九运动
- 1935年12月9日学生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 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各党派、阶层、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
-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蒋口号,第一次将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 西安事变的经过
- 蒋介石逼迫张学良攻打红军,张学良哭谏无效的情况下,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共同抗日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前往西安与国民党谈判,最终迫使蒋介石做出放弃剿共、联合抗日等六项承诺
-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时期
-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接受改编,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改编为新四军,陕甘宁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
-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 战略防御阶段: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 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作用
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
忻口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的最好的一次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抗战比较积极,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 - 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错误。片面抗战不依赖群众,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阵地防御战
- 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作用
-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将对付共产党作为重要议题,将抗战到底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
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 - 国民政府在太平洋战争配合英美
- 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激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 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
-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关键)
- 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两天不同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1937年8月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关键是发动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需要进行全国总动员 - 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重点)
- 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两天不同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 持久战的总方针
- 在论持久战等著作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 持久战的依据: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 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日本是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
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日本的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个小国,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军感匮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的,中国的正义战争却是得道多助的 - 第一个特点决定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难以速胜。后三个特点决定经过长期抗战必将取胜
-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取胜的关键,需要坚持持久战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游击战的发展
- 敌后战场的开辟
-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共产党的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
- 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形成了与正面战场相配合的敌后战场
- 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在全面抗战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战略地位,具有全局意义
- 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游击战是辅助的,但能减轻日军的正面进攻,促进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 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是主要作战方式,如百团大战,为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 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 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 对国民党采取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 实质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的领导权,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这是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 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争取他们需要一定的条件
共产党要有足够的力量
尊重他们的利益
同顽固派坚决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 - 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
又联合又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 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的主张: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再到民族共和国
- 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机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 三三制原则:工作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工人农民)、党外进步人士(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 采取民主集中制:政权机构的领导人由人民选举产生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团结平等,共同抗日
- 跳出历史周期的第一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 减租减息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日积极性,争取地主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 大生产运动: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积极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 创建学校、研究机构等
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 抗日民主运动
- 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发起宪政运动
- 中共参政员林伯渠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抗战文化工作
- 提出抗战、团结、民主的文艺创作三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毛泽东在被称为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命题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 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明确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展原因
-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 延安整风运动
- 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最主要的任务,实质是脱离实际,颠倒认知和实践的关系,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其中教条主义是重点
关于文学艺术,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文学艺术应当服务于人民大众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的认识达到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 - 整风运动的意义
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 延安精神
思想路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精神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要内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主要内容
- 中共七大
- 中共七大的召开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 中共七大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成熟
政治上通过延安整风,实现党内空前统一团结
思想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全党指导地位
组织上形成了一支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久经考验的政治家集团
- 中共七大的召开
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波兹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 开罗宣言: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
- 台湾及澎湖列岛的回归是取的完全胜利的标志
-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最早反抗法西斯的侵略,开辟了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而且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和情报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 决定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关键: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
- 国际条件:离不开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抗外敌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 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阴谋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形成伟大的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巨大影响,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 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历史新征程
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决裂与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整齐和平民主的斗争
-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式
-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根本目的是使战后的中国回到战前的状态
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
表面愿意和平谈判,实际是掩盖正在为内战做准备;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政权;如果谈判失败就发动内战并转嫁战争责任给中国 - 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
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因此美国支出国民党的反动方针
-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根本目的是使战后的中国回到战前的状态
-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 争取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人民经历长期战争后,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
由于人民力量强大,加上其它条件,国共合作是有机会的,应当努力争取 - 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
-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
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决议,确立国会制、内阁制、自治制 - 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政协协议,但也要提高警惕,练兵、减租与生产是解放区的中心工作
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未准备去履行协议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意义:增进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具有政治意义
- 争取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全面内战的爆发
-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内战
- 国民党在兵力、装备、控制的人口和地区占有优势,且得到美国援助,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形式
- 以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
- 必须打败蒋介石:蒋介石发动的是受美帝国主义指挥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的反革命战争
- 能够打败蒋介石:军事力量优势和美国援助只是临时因素,民心向背才是经常因素,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是胜利的政治基础
-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 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政治上与人民群众亲密合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年6月-1947年6月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
1946年6月-1946年9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10月改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解放军开始局部反攻 - 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 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转入战略进攻
- 不待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待解放军数量上占有优势,离开将主力打到外线去,局限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
- 三路大军的挺近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 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总形式
-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 自此,战争主要在国统区进行,国民党军队被迫进入战略防御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 五四指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将抗日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开始由抗日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土地关系、分出剥削制度的过渡
一般不是无偿没收,通过清算和购买实现有偿转移。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懂富农土地 - 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有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 五四指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 是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 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 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 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它爱国分子
- 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层在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 在他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主张爱国、民主的政党
- 尽管政纲各不相同,但都主张爱国民主,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一致
- 因此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这种关系
-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
- 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 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人民解放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 第三条道路的破灭
- 第三道路的主张
政治上:实行英美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经济上: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允许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 实行方法是和平改良,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主张的是旧民主主义道路
- 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
- 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对该组织和活动严加取缔
- 第三道路的主张
-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 民主党派明确了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 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解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 对时局的意见
表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原因接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带来,用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愿
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基本摧毁国民党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 蒋介石企图借和平谈判之机争取喘息时间,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签字
-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残部逃往中国台湾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毛泽东论述了新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提出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解决剩余国民党军队的方式是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 农村包围城市这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规定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指出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 告诫全党后面的路还很长,由于即将成为执政党,提出两个务必思想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阐明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 主要经验/纲领: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还应利用有利国民生计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它们不能充当革命的劳动者,不能在国家政权占主要地位
-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
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歌、国旗、纪年四个重要决议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运动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 《共同纲领》
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为新民主主义性质
规定了国体、政体、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
经济工作中,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
中国革命的胜利
- 胜利原因
- 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逐渐向共产党靠拢,被称为开万国未有之奇
- 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胜利意义
- 结束了中国中华民族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受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联合剥削,结束了国家战乱的局面,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
- 是继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时间,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 胜利经验
- 重要经验: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先结婚
- 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概括为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
主要任务: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 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历史
- 彻底飞出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 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 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胜利
- 扩大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世界的影响
捍卫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
- 能否保卫住革命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全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广大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 能否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
- 能否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美国为首的西方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想要从根本上搞垮中国
- 能不能经受住全国执政的新考验,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
- 捍卫巩固新政权的伟大斗争
- 七届三中全会
确定中心任务是在三年左右时间,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采取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 -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摧毁旧政权,普遍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镇压反革命;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进行土地改革
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的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这次土改是规模最大、进行的最好的一次土改 - 恢复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物质基础
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在利益资本主义工商业时对其适当性质,引上初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 七届三中全会
-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除旧布新
- 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废除了帝国主义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享有的特权
- 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物资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订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抗美援朝,迫使美国代表在停战协议签字,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是中国后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 党政军机关开展的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步骤的认识过程(见毛中特)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见毛中特)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首要要求
-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 西方国家的敌视决定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制定
- 指导方针:经济建设
- 核心要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 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一五计划的实施
- 提前完成既定目标,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农业合作化
- 农业合作化的依据
- 基于对农村形式的分析:下中农缺少农具、耕畜和资金,独立生产经营的难度大,加上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农村出现贫富分化
- 基于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分析:土改发扬的生产积极性,表现为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不能粗暴挫伤个体经济积极性,要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发展劳动互助积极性
- 统购统销为全面推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 合作化运动中的重要创造:逐步过渡,提出了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的高价农业生产合作社 -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 合作化运动中的重要创造:逐步过渡,提出了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 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 1955年夏季达到高潮,1956年底基本完成
- 完成了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手工业合作化
- 方针:积极引导,稳步推进
- 组织形式
-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 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步骤: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 1956年底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有化
-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含义
- 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 用和平的方法逐步改造民族资产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剥削工人的一面;用户中国共产党、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 和平赎买政策
有偿的而不是无偿的、逐步的而不是突然的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
改造资本家的同时基于它们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对于拥护改造事业的代表人物基于恰当的政治安排 - 赎买政策的必要性
既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由有利于政权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减轻它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是和平赎买的方式,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经之路
先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 和平赎买政策
- 1956年底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
- 社会主义改造的晚餐,使人民民主政权获得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是人民民主证券长期坚持、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从此建立
-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是继续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存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扭转命运,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 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
- 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 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 论十大关系
- 十大关系的内容:重工业和轻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 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也是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 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农、轻、重的关系方面:提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提出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党与非党的关系上:提出了共产党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文艺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 -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经济方面(主要)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 一系列新方针
-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现代科学进军
周恩来在会上指出,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 - 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首次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
-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现代科学进军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中共八大路线
- 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根本任务的分析结论
- 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 在政治建设上: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见毛中特)
艰辛探索曲折发展
人民公社化
-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
- 所谓“大”,就是规模大
- 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
- 它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
四个现代化
- 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七千人大会
- 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 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中央还确定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和科技事业的普遍发展
- 形成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
-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改革开放时期
历史性伟大转折
伟大转折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978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旗帜鲜明的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 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思想的先导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
- 中央工作会议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升为党的思想路线,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为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突破了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科学,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拨乱反正
-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
- 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 明确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提出三条指导原则
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
对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大事,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一些同志的功过是非,做出公正评价
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 《决议》标志着从共十—届三中全会至此的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提出三条指导原则
改革开放
- 国民经济的调整
- 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农村经济的两大问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未解决
- 确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废除人民公社: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在借鉴农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开
- 对外开放和兴办经济特区
- 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
- 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更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 使得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被突破,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 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
- 经济特区:建立海南省,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形成了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 中共十三大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 三步走战略(见毛中特)
邓小平南方谈话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 提出关键在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 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共十四大
- 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
- 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会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 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 中共十六大
-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 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 中共十七大
- 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概括,阐明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中共十八大
-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大会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大会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中共十九大
-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
- 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 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
- 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主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
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 最重要的成果: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 主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就
-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1921—1949)
- 主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 主要成就: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949—1978)
- 主要任务: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主要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理论成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
-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2012)
- 主要任务: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 主要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 理论成果: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现在)
- 主要任务: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集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 主要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3个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理论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 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 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10个坚持)
- 坚持党的领导
- 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坚持人民至上
- 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 坚持理论创新
-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坚持独立自主
-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 坚持中国道路
- 坚持胸怀天下
- 坚持开拓创新
-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 坚持敢于斗争
-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 坚持统一战线
-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 坚持自我革命
-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