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背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 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革命(1953-1956)
- 建设: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的过程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大革命时期):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分析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领导农民斗争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指明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是: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
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对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着根本的指导作用 -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大革命时期):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重要时间点
- 大革命(1924-1927):分析各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遵义会议(1935):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
-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 延安整风运动(1941-1945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 党的七大(1945):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工业化道路理论
毛泽东思想内涵
- 精髓:实事求是
- 主题:中国革命和建设
- 理论观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实事求是
- 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 实事求是的含义: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核心和根本思想路线
- 群众路线
- 群众路线的含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 独立自主
- 独立自主的含义: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 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之魂,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毛泽东思想地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为开展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理论储备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提供了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重要经验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嚞
-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两个凡是”与全面否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前提
- 基本的国情: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 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平等条约导致丧失独立性
封建的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 社会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革命的根本任务:反帝反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 革命的性质: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
- 新民民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转换,使中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新民民主义革命
-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观条件: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客观条件: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式的发展;世界形式的新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找到中华民族的出路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式的发展和世界形式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新的阶级及其领导的革命和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中应运而生,包括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
- 总结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没有对这些经验总结,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
-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总路线:
- 总路线的含义: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指导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 总路线的提出:1939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 总路线的完整表述:1948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是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前提
-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经济上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消灭封建的官僚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址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具有两面性:即受帝国主义压迫,受封建主义束缚,具有革命意愿(革命性),但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软弱性)。这种两重性是由软弱性决定的
对在民族资产阶级的方针:既斗争又联合,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或领导力量,但也不能放弃争取。对民族工商业既要保护又要批评教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无产阶级的领导的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权是否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斗争中实现领导权
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礼仪,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实现领导权的基础:对农民的领导
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的独立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建立和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加强无产阶级党的建设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只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切资本主义,保存了民族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7俄国十月革命后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这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反对两种错误思想
“一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无间断”革命):只看到了两个革命的联系,忽视了两个革命的区别,属于“左”的错误
“二次革命论”(在两个革命中插入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只看到了两个革命的区别,忽视了两个革命的联系,属于“右”的错误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政治纲领的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共和国的性质:各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 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
-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反映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共和国的性质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经济纲领的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建立土地私有制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完整的土地改革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建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
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极具特色的内容,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不能一般的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而不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文化纲领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民族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
- 科学的:反对封建迷信,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以及理论实践的一致性
- 大众的/民主的: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源泉,坚持为大众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 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认识。1927大革命失败后开始转向农村
-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时机成熟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 红军长征到达西北后,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 1938年11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 必要性
根本性原因: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消灭反革命武装
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施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发动农民积极性 - 可能性
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农村受到多重剥削,革命意愿强烈;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全国革命形式继续向前发展,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客观条件
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政策的不错误,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主观条件
- 必要性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 从实际出发,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客观规律,是取代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理论的指导
-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三大法宝的提出
-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统一战线
-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有很多中间派人士可以争取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衡性所决定的,需要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 -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 统一战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是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保障 - 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经过的形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 - 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其中斗争时采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武装斗争
-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 必须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新型人民军队
-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经验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原则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的原则
- 党的建设
-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站多数
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的主要矛盾 - 党的建设经验
思想建设:始终是首位,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和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
组织建设:根本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原则
作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 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 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中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是十月革命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 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的社会
- 从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三大改造完成,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性的社会。社会主义因素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 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两种过渡成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国有 + 国家经营,没收官僚资本而来,居于领导地位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要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处于十字路口,可以引导到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要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期间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期间的过渡形式 -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 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两种过渡成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与主要矛盾
- 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 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的发展目标
-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获取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作为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 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两面性:既有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共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形成
- 对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认识过程
- 最初设想:先工业化,再过渡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稳步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转变条件: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转变步骤: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集体化 - 新的认识:建设和改造并举
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实际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并有实现的可能,过渡时机已经到来
一五计划提出,提出用10-15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酝酿提出总路线的开始
- 最初设想:先工业化,再过渡
-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总路线的提出
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总路线和总任务
12月形成完整表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总路线的主体),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七届四中全会正式确认这条路线 - 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 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先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理论
列宁关于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俄国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 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
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需的经济和文化前提
我国有及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以及占很大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改造它们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然条件,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造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 总路线的现实依据
物质基础:1949-1952的三年努力,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重要依据:农业合作化不能坐等工业化和计划,没有大机器,靠协作也能增产
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验可以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改造
国际环境:苏联的发展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朝鲜战争的停战使得世界局势缓和
- 总路线的提出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首先进行的
- 道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互助组),生产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以合作社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 政策: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它中农,发展互助合作,逐步限制和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使农业合作化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 步骤: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 三个发展阶段: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按劳付酬+入股分红)、高级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按劳付酬)
-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道路: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合作生产的道路
- 原则: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 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 三个步骤:手工业供销小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私有制)、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部分公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公有制,按劳分配)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改造方式:和平赎买,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赎买:有偿的将私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 和平赎买方式的可能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处理的好的话可以转化为非对抗矛盾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敌我矛盾转化为按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改造 - 过渡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后 - 三个步骤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分配方式为四马分肥,限制资本家剥削,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的企业内部合作,生产资料由国家和企业共同所有,公方居于领导地位,分配方式为四马分肥,进一步限制资本家剥削,企业生产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半社会主义性质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改造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计划地安排生产,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具有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 对人的改造
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资本家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照顾妥善,通过改造阶级的方式消灭资产阶级
企业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和消灭同盟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
- 改造方式:和平赎买,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方式: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制度保障
- 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形成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阶层人民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
- 标志着中国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当代一切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影响
-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 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 十大关系涉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前五条讨论经济问题,是报告的重点,后五条讨论政治生活,论述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
- 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会主义建设服务
- 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克服消极因素,努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要求
-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买的提出背景
- 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低潮,一些领导干部将问题简单化为敌我矛盾来处理
- 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基本矛盾基本适应的条件下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是与人民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但又不完善,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但又不完善。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一面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站主导地位
两种矛盾可能相互转化,处理不当,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处理得当,敌我矛盾也能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矛盾
处理矛盾的方法:对敌我矛盾采取专政,对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民主(总方针),具体见P13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辨别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不再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意义
- 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 实现工业化的背景
-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要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 受苏联影响,我国过度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促使党思考如何走适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论十大关系第一大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有别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 提出以工业为主导,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同时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案
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 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 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初步探索的其它理论成果
-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时间更长
-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 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步骤: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统筹兼顾的方针
-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 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主体)的补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主体)的补充;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主体)的补充
-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 毛泽东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提出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
- 刘少奇提出使社会主义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
- 陈云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
- 毛泽东主张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
- 邓小平提出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现职工代表大会
- 关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 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科学技术现代化
-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 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意义
-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符合本国国情,为其它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 教训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号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速度与国力相适应,不急于求成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值,加强党的建设
- 坚持对外开放,借鉴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理论的发展
中国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国际背景
- 邓小平理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 历史条件
-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历史根据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实践基础
- 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现实依据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依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
- 中国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
- 十二大: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形成
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命题 - 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科学论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方针以及相对应的理论观点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
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十三大:邓小平理论的轮廓形成
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 1992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逐步走向成熟
回答了一系列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等)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 十二大: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形成
- 中国理论的跨世纪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在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中国理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
-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 中国理论的新时代的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运用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失误,改革开放后的犹疑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搞清楚这个问题
-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 社会主义本质
-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意义
既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方向,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确定
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阵,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区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至少上百年),具有过程性的特征
- 含义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还不发达,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 重要意义
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理更加清醒的认识
- 党的基本路线理论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统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基本方针,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要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 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十七大将和谐写入基本路线
十九大将美丽写入基本路线,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
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 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要抓住机遇
- 发展离不开科学,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
- 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战略构想
- 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思想
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台阶式发展思想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 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开放也是改革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开放
要处理好的关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坚决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权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核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手段,只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优劣,社会主义实现市场经济时要结合两者
重大突破: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性质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 坚持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统一作为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 坚持一个中国:是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和平统一的基础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台湾拥有不同于其它省市的高度自治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提现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
-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
- 确立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 党的建设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要聚精会神的抓党的建设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新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文明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 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 集中概括
-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生产力
-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
-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 人们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 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 到20世纪末,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十五大报告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新三步走战略),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时,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建党100周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99年写入宪法
-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
-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
-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 最鲜明最突出贡献:用一系列联系紧密、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坚持发展的硬道理,本质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是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
- 全面: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 协调: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线,各个方面、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 可持续: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还要保证长远发展
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 全面: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 统筹安排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证券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最重要的是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坚定不移的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政治统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文化及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代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用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必要性: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 新形势下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中国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
-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